昨天,我参加了一场白人同事的生日Party。

大家在这场派对里主要做的事情,就是喝着低度鸡尾酒或啤酒,和认识或不认识的人,开启Small Talk。

如果用八个字来形容,就是:E人狂欢、I人受罪。

这篇文章,我来记录一下这场澳大利亚白人Party的经历。

预约制的“生日Party”

在西方国家,预约是生活常态——看病、咨询,乃至派对,都得提前约好。这次的生日派对,时间和地点两个月前就已经通知我了。

随着派对临近,我和同事的话题,就是”Are you excited about the party?”(你对派对兴奋不已吗?)以及”I must get you drunk!”(我已经要把你灌醉!)

派对当天,我穿上约定好的 smart casual,去了举行派对的酒吧。两点多到的时候,这里已经有不少人了。大家三五成群,凑在一起聊天。

环顾四周,我是全场唯一的中国人(甚至唯一的亚洲面孔)。大家都自在地说着英语,而我的心情就是:老母猪进夹道——进退两难

因为之前参加过这位同事的朋友的生日派对,所以,派对有一半的人,我都可以说是有过照面。

但是,虽然脸熟,但名字我都忘记地差不多了,我只好先坐在另一个同事旁边,开始吃喝,希望用酒精把自己弄得微醺,找点勇气出去聊天。

强行Small Talk

在这场派对里,大家喝着酒精浓度很低的鸡尾酒或啤酒,和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聊天

我心想,我也不能傻傻地坐在一旁,这显得自己太格格不入了吧。于是,就起身和他们打招呼、找话题,强行开启Small Talk了。

我先是向同事的母亲、姨妈和外公问好,又去和同事男友聊天、同事小学同学聊天、同事男友的朋友聊天、同事男友朋友的女友聊天、同事男友朋友的女友的朋友聊天。

这种感觉非常像是中国过年走亲戚时候,大家彼此之前不同程度的寒暄。

我马上要开始FIFO工作了,八天在矿上、六天回来休息。是的,我的女友会很伤心,因为会缺少我的陪伴。但是FIFO不是一个长久的生计,我想趁年轻多积累一些钱,为我们未来的婚姻和孩子做好充足准备。

我是她的小学同学。我没有社交媒体、也不喝酒,我今天来,是因为和她太久没见、又重新取得了联系。她在Facebook上,联系上我的哥哥,随后获得了我的联系方式。我很开心我和她能再次见面。

这场派对里,大部分的兄弟都是一个圈子的,我们都坐着FIFO的工作。我很喜欢这种工作,不单单是因为钱,而是我喜欢这种作息模式。对,我没有女友或家庭,也许这也是我喜欢FIFO的原因。

我们在XXX的派对上见过!很高兴再见到你!

他们都叫我Auntie,但我不是真的Auntie,我只是XX的Uncle的前女友。我们之所以分手,是因为他背着我和很多女人乱搞,但我们现在还是同事,只维持着工作上的联系。

这场派对最初有三十多个人,一路辗转四家酒吧,人数慢慢减到十几位。等我离开时,时间已到晚上七点半,派对从下午两点整整持续了五个半小时。

这些对话在酒精和背景音乐的催化下,把陌生人一点点连接起来。听别人“叭叭”个不停,我一度恍惚:我是谁?我在哪?我在干嘛?

最后他们还说要去某位同事家里继续喝酒,我就顺势溜走了。

澳大利亚的Mateship文化

我在澳洲生活之后的感受,和在来之前的感受,有着巨大差异

此前,我觉得这是一个崇尚公平、公正、自由的文化氛围,但来了以后,我发现,这里充满着“人情世故”。

网络上流传的白人多么容易找到工作,多少有些夸张。但事实上,他们的家庭、社交圈子,本身就帮助他们获得了更多人脉,也就能获得更多机会。

Mateship” 是澳大利亚文化中的核心概念,意为“伙伴情谊”。它不仅指朋友关系,更强调平等、忠诚、互助和信任的价值观。

这个词源于澳大利亚早期拓荒者和士兵之间的互相依赖,如今也被视为国家精神的一部分,体现于人们在日常生活、志愿服务或面对灾难时彼此支持的态度。

具体到澳大利亚的生活,远一些,这种Mateship体现在陌生人之间的友好与善意,近一些,就是这种朋友圈里彼此帮助的关系网络。

我来参加Party,其实并不是为了获得什么人脉或者资源,毕竟这种场合之下的“关系”,也不是多么稳固。但认识些不同的人、和他们聊天、感受下澳式氛围,其实也挺不错的。

作为中国人,或者受到中国文化深刻影响的个体,我觉得很难得是——打开自己

这种打开,不仅体现在可以随时开启Small Talk,不介意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;还体现在愿意打开自己的心、打破固有思维,去接纳不同的生活方式。

小结

我不知道可不可以把人分为咖啡馆和酒吧这两种类型。

在咖啡馆里的人,倾向于安静、深入和清醒;在酒吧里的人,倾向于热闹、轻盈和微醺。

但这只是不同的场景,而不是人的属性或标签。

咖啡馆里的人走出咖啡馆,进入酒吧,同样会觉得享受。反之,酒吧的人也有清醒的时刻。

对于我而言,我从中国来到澳大利亚,就像是刚刚走出咖啡馆,推门进入酒吧、参加派对。